
氫啟未來網獲悉,6月11日,上海電氣亮相碳博會,展示了針對能源和工業領域的碳減排解決方案,包括新型電力系統和零碳產業園區,并發布了“風光儲氫”4大創新產品和啟動了《零碳產業園區實施路徑規劃與評價導則》標準編制。
能源和工業領域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占到了80%左右,因此也是碳減排的重點領域。上海電氣針對這兩大領域,提出了“全方位”的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和“立體式”的零碳產業園區解決方案。
“全方位”的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涵蓋了多種能源形式,如高效清潔煤電三改聯動、高效靈活調節氣電、安全先進核電機組、發電抽蓄清潔水電、智能堅強電網裝備、海陸并舉卓越風電、24小時太陽能發電、多元儲能競協同、制儲加用氫一體化等。這些解決方案旨在實現安全高效與綠色低碳的雙重目標,滿足不同場景和需求的用電需求。
此外,上海電氣發布了“風光儲氫”4大創新產品,分別是:
16+MW全海域大容量風機(持續引領海上風電高可靠高收益);
20GW異質結光伏整線裝備(引領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進入“微晶-HJT”時代);
500KW/3000KWh模塊化液流電池(長時電化學儲能行業的領導者);
2000Nm3/h堿性電解槽(開啟規?;G氫發展新時代)。
這些產品將實現風、光、儲、氫的融合發展,構建以“系統優化”為基礎,以“組合式極簡裝備”為核心,以“智能控制系統”為平臺的開放式創新聯盟,更好地支撐、構建“全方位”新型電力系統。
其中,海神16+MW全海域平臺機組是上海電氣“4+2+X”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員——“風”。它可以結合上海電氣在不同產業領域的布局,拓展出多種新型應用場景,如風電+制氫、風電+海洋牧場、風電+油氣平臺供電等。
為了規范和推動零碳產業園區的建設和運營,上海電氣參與并主要發起了《零碳產業園區實施路徑規劃與評價導則》標準的編制,并在會上正式啟動。該標準將為零碳產業園區的合作生態提供指導和評價。
上海電氣風電海神16+MW全海域平臺產品下線所在的汕頭基地,就是“立體式”零碳產業園區解決方案的一個典型案例。該基地集成了智慧新能源、智慧儲能、智能配網、數字化工廠、智慧園區和智慧交通系統,提供了從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到應用層的一站式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是廣東省最大的智慧能源項目,也是電氣風電首個工業園區級的“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