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歐盟大力發展氫能,認為氫能有助于調整能源結構,并給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帶來巨大轉變,帶動投資和就業。不過從目前來看,由于氫能的成本偏高以及市場規則不完善等因素,歐盟發展氫能的道路面臨諸多挑戰。
12號,隨著世界首艘氫動力拖船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投入運營,這個歐洲第二大港口也正式進入氫能賽道。
目前,氫氣主要在化工、冶煉、化肥等行業作為工業原料,而作為燃料使用仍在試驗階段,在歐盟委員會看來,氫能未來有望成為更加有競爭力的能源,而氫能占歐盟能源消費的比例也有望從目前的2%上升至2050年的13%左右,不過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方面承認,在當前技術仍不成熟,成本相對偏高的情況下,只有持續加大投入,才能將氫能項目推進下去。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港務局副總裁阿爾努茨指出,“必須承認當前氫能的成本相當高,不過作為主要的參與者,我們港務局必須成為領跑者,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意味著不得不進行一些先期投資,但我們相信未來成本將會降下來?!?/span>
作為新興產業,氫能與歐盟未來產業布局、經濟結構乃至對外經濟關系發展關系密切,為此歐盟公布了大量氫能項目,但來自企業界的人士表示,監管機構規則上的不確定性是當前歐盟發展氫能的最大困難。
西班牙阿蒙造船廠市場部總監加西亞表示,“監管機構的規則市場讓人產生疑問,因為目前出臺的規則依然基于傳統類型的燃料,但對于氫氣這類新型燃料并沒有適宜的規則,所以我們最大的困難是與監管機構對話,我們不僅要設計建造新能源船舶,還需要與監管機構一起制定新規則,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歐盟每年消耗氫氣總量約為八百萬噸,占全球氫能需求的9%,但歐盟生產的氫氣大多來自天然氣,會產生大量碳排放物,直接影響減排目標。此外,由于制造氫氣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這對受地緣政治影響,電力價格攀升的歐盟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目前來看,歐盟氫能的發展之路依然充滿未知性,距離大規模商業應用尚待時日。
PS:歡迎繼續關注【氫啟未來網】,微信公眾號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