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釜山國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調查了與液氫使用有關的存儲和安全挑戰。
具體而言,他們利用多相熱流分析了低溫燃料罐內的熱流和相變。
液氫燃料只能在低溫罐(cryotanks)中運輸,其溫度保持在氫的沸點-253?C以下。盡管有保溫措施,低溫罐中的液化燃料還是會經歷一定程度的汽化。
汽化的流速以"蒸發氣體(BOG)"測量。過高的BOG會導致油箱內部壓力過大,從而導致裂縫和裂紋的產生。這使得理解和控制BOG成為低溫箱設計的一個關鍵因素。
由Jong-Chun Park教授領導的調查發現,BOG隨著罐體填充率(FR)呈二次增加,并發現雖然液相內的溫度保持不變,但氣相的溫度卻隨著FR非線性地下降。
FR是油箱中液化燃料的質量與油箱在15℃時的容量之比。研究人員隨后使用計算流體力學對油箱進行了多相熱流模擬,使他們能夠直觀地看到真空絕緣油箱內的熱傳遞、熱流和汽化情況。
這里使用的模擬技術可以加速安全和高效的液氫商業低溫罐(cryotanks)的設計。
這項研究的應用范圍從汽車和航空航天到海上發電廠,這意味著其向以氫為中心的社會邁出了一步。
釜山國立大學的Park教授評論道:“我們采用Rohosenow的相變模型進行模擬,這使我們能夠重現罐內的汽化過程。從我們的模擬中,我們最終能夠揭示出BOG作為汽化結果的機制。”
研究人員利用通過與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合作進行的實驗數據驗證了他們的模擬結果。
這項研究在網上公布,發表在2022年9月15日的《能源雜志》第225卷。
去年,INOXCVA公布了為韓國的一個清潔能源示范項目建造了一個283立方米的液氫儲存罐。
該低溫儲罐是按照歐洲標準建造的,以滿足韓國天然氣安全要求,并將用于韓國 "第一個 "日產5噸的氫氣液化廠,將于今年開始商業運營。
這個新的液化廠符合韓國政府的計劃,即大大加強該國的加氫站網絡,全國有310個加氫站和67000多輛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