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進口商對燃料清潔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俄羅斯最近表示已經意識到對氫氣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其商業化生產的可行性。目前,俄羅斯正在考慮發展以核能、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氫能項目,希望在未來幾年借助西方伙伴的幫助改變俄羅斯國內產業的現狀。
將占據全球氫市場的20%
俄羅斯的氫戰略旨在將俄羅斯建設成為世界氫生產和出口的領導者之一,到2030年占全球氫市場的20%,到2035年氫氣出口量達到200萬噸/年,到2050年達到1500萬-5000萬噸/年。氫氣出口5000萬噸/年的最終目標相當于天然氣約1600億立方米/年。標普全球普氏能源分析師表示:“這將基本上用氫氣取代俄羅斯目前向歐洲出口的所有天然氣。”
隨著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在9月中旬的秋明石油與天然氣論壇上,大家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氫能作為天然氣潛在替代品的發展。俄羅斯正在考慮發展以核能、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氫能項目,并計劃利用國內資源和現有能源供應路線,接觸歐洲和亞洲的潛在未來消費者。
俄羅斯計劃創建至少三個氫集群——西北部供歐洲出口,東部供亞洲出口,北極供國內使用和潛在出口。
瞄準歐洲和亞洲市場
俄羅斯目前專注于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灰氫和藍氫。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問題在于歐洲客戶是否會購買。因為歐洲客戶可能會優先考慮綠氫的環保效益。目前,歐洲藍氫的生產成本遠低于綠氫。標普全球普氏分析公司的預估價格顯示,9月16日,歐洲天然氣制氫價格為每公斤4.21歐元,而采用電解技術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價格為每公斤9.75歐元。
俄羅斯擁有巨大的天然氣資源。Platts分析表明,俄羅斯政府和俄羅斯大型天然氣生產商支持藍色氫出口的想法。然而,藍氫的經濟性和長期可接受性還有待解決。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帕維爾·索羅金在秋明論壇上表示:“在某種程度上,天然氣制氫可能會取得突破,我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根據標普全球普氏分析公司的數據,俄羅斯氫氣出口目標為1500萬噸至5000萬噸/年的出口市場份額,對俄羅斯經濟價值300億至1000億美元。目前石油日出口量為500萬桶,經濟總價值約700億至1200億美元。標普全球普氏分析公司表示:似乎確實有一些切實的數據支持俄羅斯成為氫能市場主要參與者的國家目標。”
此外,俄羅斯能源部表示,10年內,北溪2號管道應做好運輸氫氣的準備,以解決氫氣價格翻倍的運輸問題。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俄羅斯還應考慮在遠東生產綠色氫和氨,主要針對亞洲客戶,主要是中國和日本,因為這些地區的需求在未來幾十年將穩步增長。
加強國際合作
為了吸引外國投資和技術,俄羅斯一直在考慮鼓勵愿意參與俄羅斯氣候變化和清潔技術聯合項目的外國公司。
索羅金在論壇上說:“我們不想100%依賴我們的西方伙伴。整個過程應該一起實施。”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和德國簽署了一項聯合意向聲明,以鼓勵在可持續能源方面的合作。俄羅斯和阿聯酋也準備在未來兩個月舉行首次氫能聯合工作組會議。與此同時,日本本月宣布將與俄羅斯的 Rosneft 和 Novatek 在低碳項目上合作,包括氫和氨,以及碳捕獲和封存(CCS)項目。
近日,長期涉足俄羅斯能源行業的西方石油公司官員也表示有興趣參與俄羅斯氫能項目,包括BP和道達爾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