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總理準備與美國、日本和印度領導人舉行會談,政府12億澳元的氫能投資基金獲得1.5億澳元的追加投資。
澳大利亞政府將提供更多資金,幫助啟動該國的氫工業。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將前往華盛頓,參加預計將列入議程的氣候變化會談。
澳大利亞政府周一透露,將增加現有的12億澳元(合8.682億美元)的氫能投資,并承諾再投資1.5億澳元。
額外的資金將用于政府的清潔氫工業中心項目,幫助為另外兩個地點的氫工業中心提供資金。
該項目目前將為澳大利亞7個潛在的中心提供資金,包括塔斯馬尼亞州的貝爾布雷、北領地的達爾文、南澳大利亞州的艾爾半島、昆士蘭州的格萊斯頓、維多利亞州的拉特伯谷、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和西澳大利亞州的皮爾巴拉地區。
目前的4.64億澳元贈款計劃為項目財團提供至多300萬澳元贈款,用于初步推進可行性和設計工作,同時提供至多7000萬澳元贈款,幫助推進項目的推出。
莫里森說:“我們正在加快澳大利亞氫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目標是生產世界上最便宜的清潔氫,改變我們的交通、能源、資源和制造業。”
“這有利于就業,有利于我們的環境,有助于我們通過技術而不是稅收來減少排放的全球努力。”
澳大利亞能源和減排部長安格斯·泰勒(Angus Taylor)補充說,到2050年,澳大利亞的氫工業有潛力創造大約8000個新就業崗位,每年產生超過110億澳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泰勒說:“加快氫等優先低排放技術的商業部署,使它們達到與高排放替代品的成本對等,這對澳大利亞以技術為主導的減排方法至關重要。”
“一個蓬勃發展的氫產業將幫助澳大利亞實現其減排目標,同時繼續增長我們的經濟,支持現有產業。”
Taylor還指出,根據政府的技術投資路線圖,氫中心有望幫助澳大利亞實現氫產量低于每公斤2澳元的長期目標。
政府聲稱,其氫基金將有助于降低項目風險,并迅速達到建立新的出口行業所需的規模,滿足印度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澳大利亞的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氫出口和生產的“全球主要參與者”。
就在宣布追加資金的幾天前,反對黨氣候和能源部長克里斯·鮑恩(Chris Bowen)稱,現任政府在建設該國氫工業方面缺乏雄心。
莫里森還將前往美國參加在白宮舉行的四方領導人峰會,屆時他將會見美國總統喬·拜登、日本首相菅義偉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雖然會談預計將以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影響力為主題,但預計領導人還將討論當前的冠狀病毒大流行以及全球氣候危機。
莫里森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在11月英國COP26會議之前承諾更有力的減排目標。
上個月拜登副氣候變化特使喬納森·潘興更好期貨論壇上表示,澳大利亞目前的減排目標還不夠,而英國國務大臣阿洛克·夏爾瑪,還呼吁澳大利亞“加強與大,大膽的承諾之前,COP26”而在同樣的會議。
澳大利亞目前沒有明確的承諾何時將達到凈零排放,而其2030年的減排目標僅比2005年的水平低26% - 28%。
這遠遠落后于英國到2030年減排68%的雄心勃勃的承諾,而美國的目標是在同一日期減排52%,兩國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