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托斯是該國第二大獨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已被澳大利亞企業責任中心(ACCR)告上法庭,該中心是一家研究咨詢機構。桑托斯聲稱,該公司到2040年的凈零排放路線是“欺騙性的”,并挑戰了天然氣是清潔燃料的說法。
凈零排放被指“作弊”
據《衛報》報道,根據ACCR的訴訟,桑托斯在2020年發表了一份年度報告,稱“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燃料”,這顯然是對天然氣的誤解,因為天然氣在開采過程中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據ACCR稱,桑托斯在其凈零排放路徑中表示,將使用碳捕捉和存儲(CCS)技術來減少碳排放,但在現實中,桑托斯所披露的CCS技術的可靠性和測試結果尚未得到驗證。
ACCR氣候與環境部門主管Dan Goucher指出,該訴訟對大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至關重要,他們正試圖“美化他們的石油和天然氣業務”。
據了解,ACCR對Santos的訴訟是世界上第一個挑戰企業凈零排放目標有效性的案例。“我們讀了很多公司的年度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其中很多都沒有意義,”丹·古徹說。對投資者來說,很難分辨什么是真實的。這次訴訟旨在揭露這些虛假聲明。”
桑托斯表示不會回應這一指控。
《衛報》援引墨爾本大學高級研究員勞拉·舒耶斯的話說:“桑托斯面臨的最緊迫挑戰是最近氣候行動引發的訴訟問題。大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是聚光燈下的焦點,訴訟的風險很高。投資者也可能將投資這些公司視為一種潛在負債。”
“藍色氫”是一個關鍵的疑點
今年7月,桑托斯發布了一份最新戰略,稱將在天然氣行業65年以上的經驗基礎上開發“藍色氫”,即利用CCS技術生產天然氣氫,這將有助于每年減少數千萬噸二氧化碳。
然而,據ACCR稱,“藍色氫”是油氣公司“虛假減排”的關鍵。桑托斯利用CCS技術開發藍色氫氣的計劃很可能是“未來化石能源開采大幅擴張”的幌子。
事實上,不僅是桑托斯,雪佛龍、BP、道達爾等許多跨國油氣公司也都宣布了氫氣開發計劃,其中“藍色氫氣”占據了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德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在實施氫能戰略時,“藍氫”也是其能源轉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英國為例。英國政府在最新的氫戰略中明確表示,到2030年將在氫能源領域投資40億英鎊,“藍色氫”和“綠色氫”項目都將獲得項目補貼。
高級主管克里斯?杰克遜《衛報》援引英國氫行業協會,說:“當前的數據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建議他們可以從藍色氫賺錢,到2030年,但英國政府表示將補貼藍色氫在接下來的25年,這是一個浪費公共資金。”
歐洲能源行業咨詢公司PWR的創始人邁克·帕爾(Mike Parr)在接受euroactiv采訪時表示,藍色氫項目得到的唯一支持是各國的巨額補貼,政府對藍色氫的補貼只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有利。
藍色氫的排放量可能會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發表在學術期刊《能源科學與工程》(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生產“藍色氫氣”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甚至高于直接燃燒天然氣。
根據這項研究,“藍色氫”項目配備了碳捕獲和儲存設施,其一生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只比傳統化石燃料少9%到12%,而排放的溫室氣體甲烷卻越來越強。與此同時,碳捕獲和儲存設施在捕獲二氧化碳方面的效率通常只有85%到95%,而且需要大量電力才能正常運行,這可能會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據英國《衛報》報道,一家環境監督機構根據英國政府公布的數據計算,到2030年,用藍氫取代英國每年的天然氣消耗仍將產生600 - 8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150萬輛汽油汽車的年排放量。
隨著研究的不斷涌現,藍色氫氣吸引了更多的批評。據Recharge稱,美國、歐盟、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油氣公司正游說政府加大對藍色氫項目的支持力度,理由是天然氣是一種過渡性燃料,而CCS技術具有巨大潛力。這些行動清楚地表明,大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只是利用這些方法來延長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逃避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
根據Price.com上的一篇文章,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正在推動政府為向低碳燃料轉型提供資金,而CCS將使它們能夠證明自己的脫碳計劃是有效的,并獲得政府補貼。此外,一些英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為了給新的氫項目提供額外的資金,夸大了他們目前藍色氫項目的成本,以及油氣行業脫碳的挑戰。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的一份新報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目前在低碳能源上的投資不足全球總投資的2%,國際石油公司在脫碳方面的投資“微不足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