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和納米比亞在溫特和克和柏林簽署了聯合意向公報,在綠色氫領域建立伙伴關系。
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在非洲綠色氫潛力框架內提供了資金,以確定非常適合綠色氫生產的地點。
德國聯邦研究部部長安雅?卡爾利澤克(Anja Karliczek)表示,全球對最佳技術和最佳生產氫氣地點的競爭已經開始。“我們希望共同抓住這個機會。德國聯邦研究部將從刺激計劃中提供高達4000萬歐元,用于在這一伙伴關系框架內的合作。”
“納米比亞在大規模綠色氫生產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他們有很多閑置的空間。納米比亞的強風意味著風力發電是有利可圖的。納米比亞每年有超過3500小時的光照,它擁有更大的太陽能潛力。這幾乎是德國的兩倍。”
“我們認為,將納米比亞的氫運輸到德國最終將花費1.5-2歐元每公斤。這將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價格,這對納米比亞的氫生產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地理優勢。”
國際氫理事會(International Hydrogen Council)估計,德國工業每年需要17億噸氫(不包括煉油廠),而且這一需求可能還會增長。“預測強調,我們需要大量的氫,我們需要迅速和廉價地獲得它。納米比亞滿足這兩個要求。”Karliczek說。
有待探索制氫和海水淡化之間的關系
德國聯邦研究部長表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近的報告有力地提醒人們,世界作為一個整體需要加強氣候保護。像納米比亞這樣幾乎沒有碳排放的國家,將特別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
Karliczek說:“納米比亞是南部非洲第一個實現綠色氫工業潛力的國家,將于2021年11月發布納米比亞氫發展戰略。”德國將在納米比亞的氫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斯蒂芬·考夫曼博士,一個綠色的氫主要創新和德國聯邦議院成員說,如果兩國共同開啟氫作為能源載體的潛力,他們的公共經濟會成功,幫助雙方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
“我們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并利用研究結果實施聯合試點項目,以加強該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能力建設。可行性研究旨在探索綠色氫工業的潛力,包括納米比亞創新的脫鹽氫生產技術和向德國出口氫的潛力。”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啟動試點示范項目,以測試納米比亞的綠色氫氣生產和運輸解決方案,特別關注海水淡化技術,以考慮當地的需求。
并稱:“還將研究直接從海水中提取綠色氫氣的海水電解制氫技術。”
考夫曼說:“德國-納米比亞學生和專家交流項目以及納米比亞學生獎學金項目將促進德納和德國之間的專業知識交流。”
擴大國內能源生產,迅速為納米比亞出口開辟道路
納米比亞綠色氫重組組織主席Obeth M Kandjoze表示,他們意識到現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而不是2030年或2050年。
“納米比亞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現有發電能力的三分之二依賴水力發電,而水力發電又依賴雨水和魯阿卡納河。根據最新的勞動力調查,23%的合格勞動力依賴農業——像我們最近經歷的這種長期干旱,對我們的同胞作為一個國家來說是災難性的消息。”
Kandjoze說:“我們決心為可行性研究提供獎勵,這些工廠將部署領先的技術,使我們更接近經濟上可行的解決方案,并釋放我們的科學家所說的潛力。”
海水淡化是我們伙伴關系的核心,如果我們可以證明氫解海水淡化在極端條件下的干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在非洲其他地區的發展藍圖,或為氫經濟的擴張奠定基礎。
分析表明,海水淡化對氫氣價格影響不大,因為它只占成本的1%。納米比亞的低人口密度和適度的人口增長意味著,如果他們開始生產綠色氫,他們將很快能夠滿足自己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從而跨越出口門檻。符合出口條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