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基礎設施巨頭 Snam 的首席執行官周五概述了氫能未來的愿景,稱氫的“美”在于它可以輕松儲存和運輸。
Marco Alverà 談到了如何使用當前的系統來促進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生產的氫氣的輸送。
“現在,如果你在意大利打開暖氣,天然氣就會從俄羅斯,一路從西伯利亞通過管道流出,”他說。
“明天,我們將在北非、北海利用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生產氫氣,”Alverà 說。 “而且氫氣可以穿過現有的管道。”
Alverà 說,Snam 已經在現有管道中測試了不同比例的混合——包括多達 100% 的氫——并且它奏效了。
“所以這是利用我們現有基礎設施的能源轉型,”他說。 “好消息是,這種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將低于現有的化石燃料能源,這是一個真正的突破。”
國際能源署將氫描述為“多功能能源載體”,其應用范圍廣泛,可部署在工業和運輸等部門。
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生產。一種方法包括使用電解,利用電流將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如果此過程中使用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例如風能或太陽能,那么有人稱其為綠色或可再生氫。
目前,絕大多數氫氣的產生都基于化石燃料,而綠色氫氣的生產成本很高。
未來的挑戰
Enel 首席執行官 Francesco Starace 表示,“氫能和可再生能源之間不存在資本競爭。”
“今天的氫是一個利基市場,它是一個需要發展成為商業標準和……大產業、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的利基市場,”Starace 說,并暗示這種轉變可能需要 10 年時間。
“因此,這是研發方面的巨大努力,原型方面的巨大努力,中試工廠的巨大努力,但與當今非常龐大且競爭激烈的可再生能源戰場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相比,這算不了什么。”
事實上,雖然人們對氫在未來可能發揮的潛在作用感到興奮,但它仍然存在挑戰。
本周早些時候,世界能源理事會的簡報稱,低碳氫“在大多數應用和地點與其他能源供應相比,成本不具有競爭力”。
它補充說,除非有“彌合價格差距的重大支持”,否則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
與普華永道和美國電力研究所合作進行的分析提出了此類支持的資金來源的問題,但也指出了該行業日益增長的形象及其可能產生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