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表示,隨著中國的目標是到2060年實現碳中性,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將出現更多的機會。
“行業參與者應該抓住國家承諾實現碳中和所提供的機會。他們應該不斷提高的性能和技術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和燃料電池系統,和降低系統成本,”第六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大會在上海舉辦。
(圖 4月19日至28日,參觀者在2021年上海車展上觀看一輛氫燃料電池巴士。)
中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在其關于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報告中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有大約1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以及約5000個加氫站。
專家們在為期三天的會議期間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包括燃料電池材料、發動機系統和氫加氣站在內的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提高將是至關重要的。
“實現脫碳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有各自的戰略和路線圖,決心在世界范圍內發展更清潔的氫能源。”
中國雖然在氫能源領域相對較晚,但與全球同行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甚至在產業供應鏈布局上獲得了優勢。
綠色環保和實現碳中和的努力,以及即將到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在推動中國各地氫燃料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
巴拉德電力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andy MacEwen表示:“展望2030年,我們預計全球將有約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上路,其中主要是燃料電池公交車和商用卡車,而中國將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MacEwen表示,燃料電池在公共汽車、卡車、火車和輪船等中型和重型動力市場中具有最強的價值主張。這是因為價值主張是最強大的重型車輛的長途需求和快速加油需求。這些都是市場,電池很難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6月9日,在第六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期間,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與新源工業集團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就燃料電池材料的研究、開發和供應進行長期合作。
根據協議,新源成為巴拉德雙極板石墨材料的獨家供應商,雙方將共同推動燃料電池的普及和應用。
“作為巴拉德電力系統的重要材料供應商和合作伙伴,鑫源石墨雙極板材料質量得到了重視。新源能源將從供應鏈的上游環節降低燃料電池的生產成本,以促進中國清潔能源的普及。”
與鋰離子電池相比,生產成本較高是一個障礙,但新源在石墨材料生產和研發方面的優勢將大大降低成本。
中國的氫燃料電池產業正在形成,到目前為止已經投入了超過20億元人民幣(3.124億美元)在研發上。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表示,目前,全國有114個加氫站,更多的燃料電池汽車正在投入使用。
氫能的化學反應零碳排放,是世界發達國家的優先考慮。到2050年,該行業預計將創造3000萬個就業機會,減少全球6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允許高達18%的世界能源消耗是基于氫。
資料來源:
《Hydrogen vehicles to play key green role》——China Daily— WANG 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