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6日,美國燃料電池和氫能協會(FCHEA)在2019燃料電池國際研討會暨能源展上發布了《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減排及驅動氫能在全美實現增長》。該路線圖根據20家公司和組織的意見編寫而成。路線圖期望美國的決策者和工業界共同努力并采取正確步驟,在氫能經濟的迅速興起和發展進程中,不斷壯大相關產業活動,從而鞏固美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
美國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2020年至2022年:立即采取后續措施
在最初的兩到三年中,目的是在更多的州和聯邦一級確定可靠且技術中立的脫碳目標。這些目標將作為具體政策和監管行動的指南,包括更新法規和標準。公眾激勵措施和標準可以消解初期市場啟動時的壁壘,將更成熟的氫解決方案推向市場,提高公眾意識和接受度,并繼續試點氫的其他用途。
該階段專注于在前期用戶市場中的早期商業可行應用,例如在全美范圍內推廣燃料電池叉車,在加利福尼亞州進一步部署輕型和重型車輛。這些早期應用要求采取多種激勵措施來減少進入壁壘,并通過市場機制來擴大規模。
(二)2023年至2025年:規模化的早期階段
到2025年,實現氫的大規模生產,在成本降低的同時,使用氫能的地域范圍也不斷擴大,不再局限于起步較早的州。這需要明確的監管準則來協調市場參與者并吸引投資。早期市場的政策激勵措施開始從直接支持過渡到可擴展的市場機制。
在此階段,建設首批大規模制氫設施。這些設施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水電解、可再生天然氣或碳捕捉與儲存技術來實現氫的制取。隨著制氫規模的擴大,與氫有關的設備(尤其是汽車燃料電池生產和燃料站設備)同步擴大規模,從而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中型和重型燃料電池電動卡車以及新型輕型FCEV品牌和型號將投放市場。服務于中型和重型車輛的第二代高通量加氫站,提高了初期市場用戶對氫動力商用車的接受度和利用率。
對于建筑物供暖,起步較早的州開始將少量的氫氣混合到供暖管道中,從而推動氫的大規模生產。在運輸方面,這些州將在現有車隊和試驗站的基礎上擴大輕型乘用車加氫基礎設施的覆蓋面和容量。在其他州跟進的過程中,制定加氫基礎設施的推廣計劃。在需求密集的頻繁路線上,部署中長途卡車所需的加氫設施。此外,氫燃料電池的用途從新建的數據中心和電信塔擴展到建筑物的備用發電。此時的氫能市場開始轉為使用低碳氫作為工業原料。
(三)2026年至2030年:多元化
2026年至2030年階段的發展特點在于多樣化,在全美范圍內擴大基礎設施。各種制氫途徑被廣泛使用,電解氫生產的規模持續擴大,開始與電網和可再生能源生產建立密切關聯。建立第一條氫氣傳輸管道,通過季節性并網和存儲進一步降低成本。
在運輸領域,隨著重型、高通量的加氫站基礎設施聯結成區域網絡進而覆蓋全美,中長途氫動力卡車的運輸規模將不斷擴大。此時,美國大多數州都已落實了氫經濟路線圖,建立布局廣泛的加氫基礎設施,激活整個FCEV市場。
在產業領域,氨、甲醇和石化產品的生產已過渡到使用低碳氫的模式。通過大規模制氫,降低了所有部門的生產成本。航空業和航運業對脫碳型燃料的需求不斷增長,氫基合成燃料在這兩個產業中的供應規模持續擴大。
(四)2030年后:在美國廣泛推廣
2030年之后,氫能將在美國各地區、各行業大規模部署。在大多數的應用中,通過充分的外部性定價,讓氫能與化石燃料替代品實現成本均等,之后讓此前的支持性政策逐步退出。
利用碳捕捉與儲存技術對基于化石燃料的制氫設備進行改進,讓各種低成本的低碳制氫方式開展公開競爭。跨行業擴大氫能的使用,在進一步降低成本、改善性能的同時,激發行業間的協同效應。低碳制氫設施的全美廣泛布局,氫氣輸送管道網絡和大型加氫設施網絡的成型,鞏固了美國氫經濟的骨干基礎設施網絡。推出不同型號的FCEV來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從而讓原本難以實現脫碳的工業部門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筑也廣泛實現低碳化乃至脫碳,有更多的零排放汽車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