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開發了比拇指還小的激光雷達傳感器
作者:官方
來源:互聯網
所屬欄目:國際新聞
發布時間:2021-05-12 11:45
[ 導讀 ]據外媒報道,韓國浦項工科大學開發出1種納米技術,能夠將激光雷達傳感器的尺寸縮小到拇指大小以下。
據外媒報道,韓國浦項工科大學開發出1種納米技術,能夠將激光雷達傳感器的尺寸縮小到拇指大小以下。
激光雷達是光探測和測距的簡稱,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設備。傳統式的激光雷達一般 安裝在自動駕駛汽車的車頂上,它能夠轉動并向周邊的物體發射激光。通過測量光脈沖的返回時間,傳感器能夠建立周圍環境的三D圖像。但是機械旋轉的激光雷達傳感器很容易發熱,并且消耗大量的能量。除此之外,這樣的傳感器體積龐大,如同2個成年人的拳頭,價格高達數萬美元。
由浦項工科大學Rho Jun-suk教授帶領的1個科學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納米技術,與旋轉激光雷達相比,這種納米技術可以將激光雷達傳感器的尺寸縮小多達1000倍。據這位教授介紹,這種新型傳感器比更先進的類似芯片的傳感器要小大約10倍。
類似芯片的激光雷達傳感器發射一系列不可見的紅外激光源,以創建深層3D圖像。這些反射的光束變成一組點,從而計算出周圍環境的圖像。
Rho教授表示:“如果研究成功,我們就能以低得多的成本制造出比拇指大小還小的高速、高精度激光雷達傳感器。” 尤其是開發的超精密激光雷達傳感器,不但能夠運用于自動駕駛汽車,還可以應用于智能機器人、無人機、3D全景攝像頭、CCTV閉路電視和增強現實平臺。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