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有一個項目預計每天生產3萬公斤綠氫
作者:官方
來源:氫啟未來網
所屬欄目:市場動態
發布時間:2022-10-27 17:51
[ 導讀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碳治理私人有限公司(Carbon Governance Pte)宣布,已簽署協議,在印度尼西亞開發太陽能綠色氫生產和出口設...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碳治理私人有限公司(Carbon Governance Pte)宣布,已簽署協議,在印度尼西亞開發太陽能綠色氫生產和出口設施。
根據與印度尼西亞賓坦一家當地合作公司的諒解備忘錄(MoU),碳治理計劃使用高效雙面太陽能電池板為電解槽供電,預計每天可生產30000千克綠氫。
氫啟未來網了解到,該公司計劃將現場生產的氫氣出口到鄰國,預計未來幾十年,這些國家的需求將大幅增加。
根據碳治理,可行性研究已經完成,初步工程設計正在進行中,計劃于2023年1月開始電解槽技術的合作伙伴選擇過程。
預計濱灘綠氫項目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達成最終投資決策(FID),第一批向東南亞出口的氫氣將于2027年第一季度完成。
碳治理執行主任謝麗爾·吳(Cheryl Goh)表示,“氫生產在全球范圍內享有前所未有的勢頭,以滿足作為傳統能源替代品的氫需求的快速增長。碳治理認為,氫將很快成為各國的下一個主要能源,該項目是使綠色氫具有商業吸引力的第一個務實步驟。”
9月,瓦錫蘭能源公司(W?rtsil?Energy)的一份報告發現,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基燃料可能是東南亞發電廠實現季節性平衡的關鍵。
碳治理首席執行官Muthu Chezhian博士表示:“成功的關鍵是通過在不同動態條件下更好地理解和優化所選電解槽技術的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
Chezhian補充道:“我們的目標是降低電解槽裝置的資本成本,同時提高在各種操作場景下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能效。
“我們的賓坦綠氫工廠每天可為近7500輛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提供燃料。其他主要應用包括,將綠氫與天然氣混合用于發電,這大大減少了發電廠的碳足跡。”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