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勞模李廣彬經營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致富、白坭鎮陳氏大宗祠成為鄉村文化活動中心、黃龍村加強基層黨建開展豐富的黨群生活……9月24日,“工業強市的鄉村振興之路——主流媒體走進佛山主題調研采訪活動”繼續走進三水區創意良倉、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順德北滘黃龍村等,來自中央、省、市的媒體實地參觀考察佛山鄉村振興成果。
康喜萊蔬菜合作社:發展精品農業帶領村民致富
說到佛山農特產,三水黑皮冬瓜一定是榜上有名。黑皮冬瓜從最初在三水白坭試水種植到扎根白坭,遠銷歐洲、東南亞各國,離不開全國勞模、村民口中的農業經濟能人李廣彬。李廣彬帶領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創新經營模式,把傳統農業生產引向現代精品農業發展軌道,帶動崗頭及周邊3000多戶村民增收。
9月24日上午,媒體調研團一走進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就被這大規模的現代農業種植場景所吸引。位于大棚里的無土栽培區,一茬茬綠油油的小白菜長勢喜人,差不多又到了收割期,豐收的場景一年能經歷16次。“無土栽培一年可以種植16季,比傳統種植季相比提高了4倍。”李廣彬介紹。
2019年9月24日,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無土栽培白菜茁壯生長。負責人李廣彬介紹,無土栽培蔬菜,該種白菜一年可以種植16季,比傳統栽培季提高4倍。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在育苗區,李廣彬一按遙控器,自動化噴水施肥機就開始有序工作,為小菜苗澆水施肥。在合作社,現代化設備可不少。用于無土栽培的氫水處理系統一天可以生產2噸富氫水,富氫水灌溉可以提高產量、品質,減少化肥的使用。
“成本提高多少?”“原理是什么”媒體調研團連番發問,李廣彬十分照顧媒體,普通話粵語輪流切換回答。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是佛山發展現代精品農業的典型之一,李廣彬認為,珠三角的農業要從精品農業、精細化農業方向發展。
2019年9月24日,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正在采收白菜。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2017年6月,合作社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佛山市農科所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共建了廣東首個蔬菜類“科技小院”。22畝的科技小院共設置了基質栽培區、潮汐式栽培區、標準化培育區、水培蔬菜栽培區、水培試驗區、高值作物種植區、大田栽培區共七大功能區,成為開展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含金量”的基地。
白坭陳氏大宗祠:探索“祠堂+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祠堂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佛山眾多祠堂中,始建于1511年的陳氏大宗祠因“祠堂+文化”的探索成果其而聞名。陳氏大宗祠占地10畝,是一棟四進、四合院式的建筑,鑊耳聳立、龍脊蜿蜒盤旋。歷史上,這個祠堂走出了陳冕、陳朝綱等名人。
這座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宗祠曾因歲月的侵蝕榮光不再。近年來,三水以農村綜合體制改革和社會基層治理為契機,將陳氏宗祠打造成當地的文化活動中心,通過探索“祠堂+文化”的創新模式有效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2019年9月24日,三水白坭陳氏大宗祠。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三水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發展科副科長詹崗琳介紹,陳氏大宗祠如今已成為文化集散地,建設宗祠文化館、家風家訓館、名人館等,并以此為基地扶持、培育了乒乓球、曲藝、龍舟等13個文體協會,文化活動不斷開展。
陳氏大宗祠還突破宗族局限,成為當地具有超高人氣的活動中心。不僅本地人會在這里開展活動,許多外來務工人員也會來這里下棋、打球、跳舞、唱歌。宗祠內還有象棋協會、婦女之家等十多個活動機構,寒暑假期還可以為本村學生提供免費書畫培訓等,特別受村民的歡迎。
2019年9月24日,媒體記者在三水白坭陳氏大宗祠采訪。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我們常說鄉村振興要留住鄉愁,如陳氏大宗祠這樣的祠堂就是很好的留住鄉愁的載體。”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通聯部主任監制王建平對陳氏大宗祠的評價很高,他說,這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同時,還通過活化激發了新的活力,讓鄉情得到進一步凝聚。
創意良倉:舊糧倉改造成了現代文旅產業園
三水是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的唯一縣區級試點,利用傳統糧倉舊址改造成的創意良倉,是三水區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之一,將建設集文化、旅游、創意、商務、生活于一體的產業園區,作為鄉村振興人才、資源、服務的中心樞紐。
在創意良倉中,三水鄉村振興展示館是其中一個亮點。館內記錄和展示了三水村落的歷史變化,從農業三水發展到城市三水,以及各類惠民措施,反映出三水在振興鄉村道路上的先行先試大膽探索。
2019年9月24日,三水創意良倉。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作為全省唯一的縣區級試點,在探索鄉村振興的路上有何難點?”“三水今年有什么計劃和部署?”看到三水的鄉村振興前期成果,媒體調研團紛紛拍照記錄,同時頗感興趣地發問。
據介紹,三水制定了《佛山市三水區鄉村振興“三片聯動、百村共建”示范片區創建工作方案》,分片實施、連片成畫,推進“三片聯動、百村共建”,著力打造嶺南水鄉、千年村落、生態屏障三大示范片區,帶動全域高品質推進鄉村振興。三大示范片區2019年納入項目庫260項,總投資約35億元,目前項目全面啟動,啟動比例超過86.2%,計劃年底完成工程量的90%。
2019年9月24日,媒體記者在三水白坭創意良倉參觀三水美麗鄉村振興展覽。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南方日報記者王蓓蓓表示,三水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三片聯動且各片區均有各自特色。其中最有特點的是長效機制保障,體現出一種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