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能源專家DNV表示,荷蘭的工業脫碳政策需要進一步推動低碳和綠氫以實現氣候目標。
根據 DNV 代表清潔空氣工作組進行的一項研究,僅用低碳或綠氫替代現有的灰氫生產就可以滿足荷蘭工業排放目標的 60%,但需要加快政策支持。
目前的荷蘭政策要求其國內工業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59%,然后在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荷蘭政府建立了可持續能源轉型補貼計劃 (SDE++),致力于補償采用已經使用或即將部署的低碳技術的額外成本,例如碳捕獲和儲存 (CCS)。
據 DNV 稱,重新設計 SDE++ 計劃可以支持對新興技術的投資,并通過改善低碳氫的商業案例來改變荷蘭的氫格局。
DNV 表示,政策機制尚未充分激勵藍氫或綠氫,無法為投資者和行業帶來信心,但它表示其分析發現,該國目前生產的超過 6GW 的灰色或化石氫可以支持市場機會綠色低碳氫。
根據其研究,DNV 估計,如果該國所有宣布的藍氫項目都得到執行,到 2030 年可能會減少多達 5.2 兆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如果現有的灰色氫氣生產被藍色取代,通過CCS的應用,工業排放可減少8.5兆噸以上,接近工業排放目標的60%。
DNV 還指出,如果將現有的灰氫換成綠色,減排11兆噸以上,可以實現近78%的工業排放目標。
DNV 北歐能源系統執行副總裁 Prajeev Rasiah 表示:“荷蘭的戰略定位是在能源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靠近該國產業集群的海上風電具備良好條件,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繁忙的海港,以及可用于國內和跨境氫氣和二氧化碳運輸的廣泛天然氣基礎設施。”
“能源轉型的成功部分將取決于公眾參與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可用性和范圍。我們的分析發現,得益于有針對性的支持,荷蘭工業在具有成本效益的脫碳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雖然新興技術仍有改進的余地,但我們已經看到的進展應該會激勵歐盟和世界的政策制定者支持和加速工業脫碳技術的提升。”
清潔空氣工作組零碳燃料全球總監 Magnolia Tovar 補充說:“這些結果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見解,讓我們了解其他歐洲國家如何尋求啟動其工業脫碳工作。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將有助于提高人們對政府可以實施的政策機制的認識,以推動應對這一長期被忽視的氣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