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機構”(NEDO)與東京都市大學、新樹大學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陽光從水中轉化成氧氣和氫氣的“光催化效應”,在100平方米的大規模試驗中,他們成功分離出高純氫氣,它在氫氣領域有革命性的突破。
這項技術最大的價值在于它可以大大降低制氫成本,這對促進氫能的普及非常有幫助
氫是最理想的能源
氫可以在三分鐘內跑600公里,信不信由你?這并非遙不可及:豐田已經有了一款氫燃料汽車,理論上充電三分鐘就能跑600公里。
面對全球碳排放的目標,世界各國正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在一些國家已經消滅燃油汽車表,列出一些國家明確提出停止銷售燃料汽車大約在2035年,當市場只能銷售新能源汽車。
而新能源汽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最常見的動力電池,主要是鋰電池;另一個方向是氫燃料汽車。
氫能源汽車目前也可以,比如中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氫能源卡車,但氫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比例很小,主要用于交通運輸領域,而不是應用于家庭汽車。
新能源汽車不如鋰離子電池汽車受歡迎的原因是氫的制造難度大,成本高。
但從理論上講,氫燃料汽車實際上比鋰離子汽車更便宜、更環保。
傳統的鋰電池也可能會導致電池污染,而氫電池則是利用氫和氧的化學反應來產生動力,排放是水,沒有污染,可以說是零排放,這是最理想的能源。
更重要的是,氫是由水組成的,在地球上有如此多的氫,它不會被用完,它可以和氧氣反應,變成水,這就像一個無限循環。
由于氫具有這樣的優勢,許多國家一直致力于推動氫能源的研究和應用,其中日本在氫汽車研究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如果將來氫的生產成本能降低到與石油相當的水平,全球能源危機就能得到徹底解決。
中國氫能市場的規模有多大?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現有的規模和未來的前景規模進行分析。
1. 首先,看一下目前中國氫能的市場規模。
根據《中國新能源和燃料電池產業2020》白皮書,我國氫氣年生產能力約4100萬噸,年產量約3342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氫氣生產國。
然而,與傳統燃料相比,這種產量不是很大,氫氣的相應應用也不是很廣泛。
例如,2020年,中國氫能源汽車的銷量只有1100多輛,而氫能源汽車的數量只有7000多輛,與中國約2.9億輛汽車的數量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這些氫能汽車主要集中在城市公交車、物流車、冷藏車、自卸車、拖拉機等。
當然,除了汽車工業,氫能還可以用于造船、冶金、建筑、供暖等相關領域,可以大大減少碳排放。
綜合考慮各個領域,我國目前的氫能市場規模應該在3000億元以下,這個規模還是比較小的。
2.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氫能源的潛在市場規模。
氫能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突破,未來氫能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市場規模將會越來越巨大。
據相關數據估計,從2020年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氫汽車數量將達到5萬輛,加氫站數量將達到200個。此外,從2026年到2035年,產值將達到5萬億元,加氫站數量將達到1500個,實現燃料電池汽車1500萬輛。
當然,市場的規模只是一個預測,最終的規模取決于氫技術的發展。
如果未來氫能技術繼續取得突破,生產氫的成本迅速下降,潛在的市場規模可能會比預期的還要大,有可能達到10萬億級。
除了氫氣產業本身的規模外,圍繞氫能的上下游產業的規模也會更大。
讓我們以氫能源汽車為例。未來氫能汽車技術一旦成熟,氫能汽車的一些零部件,如氫能電池、氫能電機、電控等,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其潛在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