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可持續、安全的能源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氫能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應對全球環境危機,而且可以保障能源供應,實現國家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紛紛制定和頒布氫能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或路線圖,大力發展制氫技術。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公布了一項新的“能源地球探測”(Energy Earthshot)計劃,以加快開發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幫助應對氣候變化,呼應了上世紀60年代宇航員登月的雄心。該計劃的重點是降低技術成本,使美國能夠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能源系統。
美國的首要目標是發展氫,利用可再生電力、核能、天然氣或生物質和CCS技術生產氫,到2030年將清潔氫的成本從每公斤5美元降至1美元,或80%。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登月計劃!”
澳大利亞有一些關鍵的自然優勢。2020年初,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發布了《國家氫戰略》,確定了15個發展目標和57個聯合行動,旨在將澳大利亞建設成為亞洲三大氫出口基地之一,成為氫安全、氫經濟和氫認證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說,國際合作是實現氫等新能源技術商業化的關鍵。澳大利亞的目標是生產世界上最便宜的清潔氫,這將改變國內外的交通、采礦、資源和制造業。除了澳大利亞,德國還試探了沙特阿拉伯、加拿大、智利和摩洛哥可能的氫氣供應。
法國于上月25日公開了利用氫能源照明埃菲爾鐵塔3.5分鐘的新技術。“氫氣巴黎”的亮點是法國創業公司EODEV開發的110kW電動氫氣裝置“GEH2”。該裝置幾乎沒有噪音地產生照亮塔所需的能量,GEH2實際上只釋放水和熱量。
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法國將有許多大型的氫項目。例如,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已經在阿爾斯通訂購了14列氫動力列車,并正在開發氫動力空中客車飛機。在2024年奧運會上,EODEV將使用塞納河和地中海的水來生產氫氣,為兩架在巴黎和馬賽港口之間飛行的飛機提供動力。
最近,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BMWi)和聯邦交通部(BMVI)宣布,他們將提供80億歐元,資助62個大型氫項目,覆蓋從氫生產和運輸到工業應用的整個價值鏈,包括:氫管道項目總長度約1700公里,電解電池容量超過2 gw,用于生產綠色氫,相當于德國2030年氫能源戰略5 gw目標的40%;以及燃料電池系統和車輛的開發和制造,包括轎車、卡車和市政車輛。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氫技術擁有者。
2017年12月26日,日本宣布了其基本的氫戰略,旨在創建一個“氫社會”。該戰略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氫和其他燃料的成本平價,建立氫化站,取代燃料燃燒的車輛(包括卡車和叉車),利用天然氣和煤炭發電,以及發展家用熱電燃料電池系統。《基本氫戰略》還制定了2020年、2030年、2050年及以后的具體發展目標。
2019年3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氫能利用計劃》,將2020年之前將100個加氫站增加到160個的目標,并計劃將加氫站的建設成本從2016年的3.5億日元降低到2025年左右的2億日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