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用電源市場“燃”起燃料電池新機遇
當發生停電時,供電系統中的備用電源是保持電子設備正常運營的秘密武器,繼鉛酸電池和鋰電池之后,備用電源領域正迎來一位“新客人”。
目前大多數備用電源系統都采用傳統備用電源(柴油發電機、鉛酸蓄電池或鋰電池)。使用柴油發電機的短板在于高運營支出、噪音大、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鉛酸蓄電池或鋰電池則面臨使用壽命較短、能量密度低、電力續航能力差等缺陷。在此情況下,環保、靜音、長續航的氫燃料電池成為了最理想的替代者之一。
為進一步探索氫燃料電池在備用電源市場的應用前景,記者采訪了弗爾賽副總經理肖展。
弗爾賽自成立初(2009年)便開始進行燃料電池產品開發應用,承擔了科技部“燃料電池備用電源系統可靠性與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并于2017年通過驗收。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弗爾賽已提供100多套燃料電池產品作為備用電源應用在通訊基站。公司還跟上海移動有商業合作,為其提供氫燃料電池用于應急和備電服務。
肖展直言:“單從采購成本來說,燃料電池備用電源不具備與傳統備用電源競爭的優勢。但從技術層面分析,其具備的供電能力是鋰電、鉛酸蓄電池無法比擬的。鋰電、鉛酸蓄電池實質上是一種儲能裝置,停電時間長的情況下要拖著柴油發電機去現場補充電。而氫燃料電池本質上是一個發電裝置。”
關于燃料電池備用電源的加氫問題,肖展表示,在長三角等供氫條件好的地區,燃料電池備用電源可通過更換工業用氫瓶補充氫燃料。在偏遠地區,可以通過現場制氫方式(如甲醇重整制氫),為燃料電池提供氫氣。
除了弗爾賽,高成綠能、國鴻氫能、上海攀業也在燃料電池備用電源領域布局。
今年4月,高成綠能研發的氫燃料發電系統在中國鐵塔廈門分公司5G基站持續供電保障測試成功。據悉,這是全球首次氫燃料發電系統作為備用電源首次在5G基站領域的應用測試。
2018年,國鴻氫能也曾與廣東鐵塔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將氫能源產品應用到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中去,重點做好氫能源終端產品尤其是氫能備用電源系統的應用推廣,共同推動氫能在通信領域的應用。
上海攀業2010年也開發了燃料電池通信備用電源樣機,產品2012年開始在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做實際的運營。2018年,公司又開發了基于甲醇重整技術的燃料電池通信備用電源。
從初步應用情況來看,燃料電池備用電源已經具備示范運行的條件,但要在中國市場大規模推廣還有難度:一是燃料電池市場規模沒上來之前,存在成本短板;二是中國的電力系統發達且穩定,燃料電池應用場景不多。
建議企業現階段可將目光瞄向電力系統欠發達,斷電頻繁的地區。以印度為例,當地70%的通訊塔每天斷電時間達到了8小時,目前,英國Intelligent Energy公司已為印度電信通訊塔部署燃料電池技術作為備用電源項目,其總價值高達12億英鎊,總共覆蓋了印度27400座通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