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氫離子焦磷酸化酶調控甘薯品質和產量的作用機理
作者:官方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所屬欄目:市場動態
發布時間:2021-02-07 23:28
[ 導讀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鵬課題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H+-pyrophosphat...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鵬課題組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H+-pyrophosphatase IbVP1 regulates carbon flux to influence the starch metabolism and yield of sweet potato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發現H+-焦磷酸化酶IbVP1的表達可顯著提高甘薯塊根淀粉品質及產量。
甘薯儲藏根是光合同化物和能量積累的重要地下庫器官,其淀粉代謝水平決定淀粉含量和產量,同時也受到地上部分源器官(葉片)糖分輸出能力的影響。該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甘薯氫離子焦磷酸化酶(IbVP)在促進礦質元素吸收和纖維根生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Fan et al., 2017),通過根際酸化增強鐵的獲取,加強甘薯植株碳水化合物代謝水平。該研究進一步發現,過表達IbVP1基因提高了甘薯葉片的光合能力及蔗糖含量;利用13C標記的蔗糖飼喂,證實可促進韌皮部裝載和蔗糖長距離運輸,提高了碳流分配能力;在儲藏根中,淀粉合成酶AGPase、GBSSI、SSI等基因表達水平和酶活上調,淀粉合成能力提升,直鏈淀粉及總淀粉含量增加,導致淀粉理化特性也發生明顯變化。該研究系統揭示了VP1基因在優化甘薯“源-庫”關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Pi離子和氫質子的“陰-陽”雙調節,提高了甘薯產量和品質。
博士范維娟為論文第一作者,張鵬和副研究員王紅霞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甘薯過表達VP1促進儲藏根產量和改善淀粉品質。VP1促進光合同化物動員及淀粉合成(a-e),實現Pi離子和氫質子的“陰-陽”雙調節(f),改善甘薯“源-庫”關系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