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發新方法: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直接將有機氫化物轉化為電能
作者:官方
來源:氫啟未來網
所屬欄目: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2023-08-30 12:00
[ 導讀 ]近日,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他們成功地利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從甲基環己烷發電。這一成果有望為氫能源...
近日,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他們成功地利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從甲基環己烷(MCH)發電。這一成果有望為氫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儲存提供新途徑。
MCH是一種有機氫化物,具有液態性、低毒性以及高氫密度等優點,因此可以安全有效地運輸和儲存氫。然而,傳統的MCH催化脫氫反應需要巨大的能量,且耐久性較差。為此,早稻田大學的研究團隊試圖尋找一種更高效、環保的方法來利用MCH產生電能。
研究小組使用陽極支持的SOFC進行實驗,該設備的工作溫度高于聚合物電解質燃料電池。在實驗過程中,MCH與SOFC中的導電氧離子發生反應發電,實現了從有機氫化物到電能的直接轉換。這意味著MCH可以發電,并且直接發電所需的能量比傳統的MCH催化脫氫反應所需的能量要少。
研究小組組長Akihiko Fukunaga教授表示:“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已經證明了該裝置可以應用于控制有機氫化物的脫氫反應和芳香環的氧取代反應。未來,應用燃料電池可能會創造出新的合成化學。”
早稻田大學的研究小組還設法在燃料電池中同時進行兩個過程:有機氫化物的脫氫(吸熱反應)和發電(放熱反應)。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采用了陽極支持的SOFC,并嚴格控制了工作溫度和碳沉積條件。實驗結果顯示,甲苯與苯的生產比達到了94:6。
該研究小組的工作已經發表在《應用能源》第348卷上。這一突破性成果為氫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儲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推動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