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雙碳”的發展目標下,可再生能源逐漸成為能源領域的主角,尤其是氫能源,具有無污染、零排放、效能高的特點,潛力十足。
近年來,氫能在交通用能終端應用越來越受歡迎,氫能汽車各個環節的技術研發也在加快。特別是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期間,1000多輛氫能巴士穿梭于體育場之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氫能汽車示范應用。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氫能汽車的發展不是一時之熱,而是經歷了長期的規劃,再到產業的落地。
隨著產業的興起,路上的氫能汽車數量逐漸增多。如何及時監測和處理行使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已成為行業中備受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氫能應用領域為數不多的大數據監控平臺之一,氫山科技氫能源全產業鏈監控平臺在確保氫能汽車安全運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氫能大數據平臺已獲得多項專利,并通過了工信部的科技成果鑒定,在北京、山東、山西、重慶等地實現了市場化規模應用。
作為一家專注于氫能源制、儲、運、加、用的物聯網及相關產業大數據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氫山科技自主研發了一套完整的氫能物聯網平臺,擁有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以及終端實現能力,其中氫能源車實時車況監控子系統對氫能汽車的實施監管,可以全面保障氫能汽車的運營安全。
氫能汽車產業前景可期,氫山科技率先打造運營系統
業內專家表示,氫能是未來交通能源的重要補充形式。與傳統燃料汽車相比,氫能汽車具有能量密度高、減少污染等優點。此外,國內氫能汽車數量少,這也意味著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因此,國內多家汽車企業也紛紛布局,包括上汽集團、宇通客車、東風汽車等老牌汽車企業。
然而,目前我國氫能產業仍處于商業化的初級階段,特別是在汽車領域。當下大規模生產的氫能汽車主要是商用車,在乘用車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并不多。雖然在氫能汽車大規模推廣過程中,仍存在加氫站建設速度、氫能汽車運行系統技術水平等諸多測試和問題,但產業增長速度值得期待,根據相關統計預測,2025年中國氫能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這也意味著氫能汽車市場空間巨大。
在氫能汽車運營系統方面,氫山科技可以說處于行業的前沿。其自主研發的氫能源全產業鏈大數據監控平臺,首次將氫能產業鏈的制造、儲存、運輸、加注、氫能源車輛運營管理和維護等整個生態系統納入統一系統,實現協同管理,為氫能安全應用奠定基礎,有利于促進我國交通領域這類新能源的快速發展。
據氫山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由一個總指揮調度中心和四個子系統構成。四個子系統是制氫廠生產監控系統、氫能源運輸安監系統、氫能源車實時車況監控子系統、加氫站實時監管子系統。
這意味著氫山科技在加氫站的運營、氫能汽車的運營具有相對成熟的監控技術,可以為交通運輸領域氫能的安全和進一步發展提供充分的服務保障。
氫能車輛的安全引關注,氫山科技精準提供服務保障
氫氣本身的安全問題和氫能車輛加注氫燃料的安全問題值得業界高度重視,這就要求氫能汽車最好在一套完備的監控系統下進行日常運行。
幸運的是,這些問題在氫山科技氫能源整個產業鏈的大數據管控平臺下得到了妥善解決。該平臺下的氫能汽車實時車況監控子系統可以實現對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過程的多維度和全時段監控。
由于該子系統構建了“車、站、人”的三維數據交互能力,可以提供氫能源車輛運行數據的實時跟蹤、路線規劃和后臺監控服務。同時,該系統還包括GIS地圖顯示、駕駛員異常行為監控、車周路況監控、異常車輛監控、工況和路況分析、車輛運行分析等多種功能。在這一系列功能的支持下,可以保證氫能汽車的運營安全。
該系統對車輛安全最有效的保障在于,氫能汽車的異常使用可以通過大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輕松發現并進行報警。平臺系統可對不在規定范圍內加氫、未按規定路線行駛、運行狀態異常、行駛里程與氫燃料不匹配等情況進行人工智能分析并發出提示。
此外,通過后臺算法分析,平臺檢查氫燃料車輛數據與加氫站的氫氣數據不匹配,探索問題的來源并提示處理。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目前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氫能汽車產業的推廣速度。在大數據控制平臺下,可以有效連接加氫站和氫能汽車,根據城市管轄制氫廠、加氫站、氫運輸、氫燃料車輛運行情況、行蹤軌跡等信息,利用大數據定期分析不同類型的車輛里程、不同維度下氫燃料耗費情況,為氫能汽車就近加氫提供引導,也為加氫站的日常氫氣調度量提供預測性的依據。
雖然氫燃料汽車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但得益于氫山科技搭建的氫能源物聯網平臺,不僅實現了平臺氫能全生命周期管理,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氫能汽車運營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為氫燃料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
相關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