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開發出從固體廢物中制氫新技術
作者:官方
來源:科技日報
所屬欄目: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2021-09-23 14:50
[ 導讀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了一種技術,可以從固體廢物中獲取高氫含量的合成氣體,該技術基于蒸汽熱轉換方法,原始產品在高溫下...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了一種技術,可以從固體廢物(木屑、煤粉、煤泥、舊輪胎)中獲取高氫含量(20%-40%)的合成氣體,該技術基于蒸汽熱轉換方法,原始產品在高溫 (500-1200°C) 下會受到蒸汽的影響,具體取決于材料類型。
“我們在這項研究和其他研究中追求的全球目標是找到一種真正有效的方法,從廢物中創造出沒有人需要且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能源的高利潤產品,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我們的目標不是廢物處理,而是再加工。”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能源工程學院發展事務副主任弗拉基米爾·古賓說,“我們正在研究木屑、舊輪胎和煤炭工業廢料,即礦渣、煤泥和煤粉。實驗表明,合成從煤炭工業廢料中提取的氣體中氫含量最高。”
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的裝置中,壓實形式的原始材料被水蒸氣破壞,無論是好氧還是無氧,取決于材料本身。在此過程中僅破壞了材料的有機部分。古賓解釋說:“最終,我們在不同階段獲得了3種產品。我們在固體階段獲得了碳碎片,可用于路面或作為進一步清潔的過濾材料,如果原材料是松木屑,可以通過加工獲得優質的原材料。材料木炭用于食品制造。在液相中可得到液態烴燃料,可用于加熱。在氣態階段可以獲得合成氣,它由氫氣和比例最低的二氧化碳和氮化合物組成。合成氣可以很好地燃燒,因此它也可以用來供熱、返回技術循環并從中提取氫氣。”
在下一步中,研究人員計劃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來分離氫氣、減少二氧化碳含量或對其進行環保處理。古賓說:“熱轉化是從固體材料中獲得合成氣的主要方法。美國和中國目前正在積極開發這項技術,俄羅斯在使用規模方面還比較落后。但我們的基礎研究水平遠超外國,這給我們帶來了實際優勢:我們得到更多有用的產品。”
往期精選回顧: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