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治臻股份)科創板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問詢”,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070萬股,募集資金12.21億元,分別投向擴建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生產項目、上海治臻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多家處在氫能源行業賽道的公司都在沖擊資本市場。除了治臻股份,還有捷氫科技、國富氫能等行業相關公司。
該公司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營收猛增,剛扭虧
招股書顯示,治臻股份致力于氫能行業核心部件的研發和制造,以建設成為世界領先的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供應商為發展戰略,推動燃料電池商業化運營,該公司產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領域,也可用于船舶、無人機、備用電源、氫儲能等領域。
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陳關龍、藍樹槐、彭林法,三者合計控制該公司股份的37.74%,為一致行動人。
但必須指出的是,三人的一致行動協議將在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三年后到期。如果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不再續簽,或出現其他股東增持股份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情形,可能影響公司當前控制權的穩定。
公司股東中不乏知名公司。比如上汽創投目前擁有治臻10.92%股權,為第三大股東。
第四大股東遼寧中德由保薦機構海通證券控股。海通開元投資有限公司系保薦機構的全資子公司,現擁有海通新能源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1.00%股權,并持有遼寧中德19.60%份額,保薦機構合計間接持有公司1.11%的股份,合計控制發行人5.56%的表決權。
在財務數據方面,雖然該公司近三年的收入逐漸增加,但該公司在2021年剛剛開始盈利。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2750.49萬元、6960.84萬元、2.23億元;同期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359.25萬元、-1.31億元、2016.17萬元。
規模毛利率大幅下降,客戶集中度過高
事實上,隨著公司金屬雙極板產銷量的不斷增加,規模效益逐漸產生,產品單位成本降低,帶動金屬雙極板價格降低。公司綜合毛利率自2020年度的45.15%下降至28.67%。
其中,公司主要營收來自金屬雙極板相關業務,2021年占比超9成。雙極板是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之一,約占目前燃料電池系統價格的8%-15%。該產品主要用于捷氫科技、新源動力、未勢能源、氫晨科技、濰柴動力等國內主流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公司。
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587.47萬元、6682.68萬元和21123.32萬元,分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的94.07%、96.00%和94.53%。
特別是治臻股份的第一大客戶是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臻股份對捷氫科技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842.87萬元、3558.36萬元、1.0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67%、51.12%、48.1%。
據了解,捷氫科技的主營產品為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公司控股股東為常州創發,直接持有公司61.37%的股份,常州創發的股東是上汽集團。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558.64萬元、1962.16萬元和5598.62萬元。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該公司未來應收賬款金額存在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募資擴建多倍產能
招股書披露,近三年來,治臻股份為客戶提供了150多萬片金屬雙極板,2021年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50%。
從募資用途來看,本次擬募資12億,6.71億元用于擴建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生產項目,2.89億用于上海治臻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2.6億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大頭“擴建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生產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年新增金屬雙極板產能1200萬片,是對公司現有業務產能進行的擴張。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是鋰電池作為其動力來源。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價格較高、加氫站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終端用戶用氫成本較高等多方面的影響可能導致該領域加速發展不及預期,該公司存在難以如預期實現持續加速發展的風險。
如果未來燃料電池主流技術路線發生變化或燃料電池無法在制造成本、批量生產穩定性等方面與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競爭,該公司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