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39.SH,以下簡稱億華通)公布了2021年利潤分配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案,公司將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民每10股轉增4股。作為“氫能源第一股”,億華通今年遭遇業績暴雷、股價暴跌等多重打擊。
億華通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研發和產業化。此前,公司披露了年度業績低迷報告。2021年,公司銷售燃料電池系統543臺,實現營收6.3億元,銷量和營收同比增長1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轉虧,同比下降619%至-1.6億元。
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將申龍客車及中植汽車(淳安)應收款項壞賬損失的計提比例從2020年的40%提高到90%,導致公司2021年度壞賬損失大幅增加,同時計提了部分存貨跌價損失。
壞賬風險與公司的行業地位有關。億華通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研發和產業化。由于整車廠在汽車產業鏈中處于較強的地位,公司受整車廠資金鏈影響較大、應收賬款回款周期較長的情況,實際回款周期一般在1-2年左右或更長。2017年至2021年,億華通應收賬款分別為2.9億元、4.2億元、6.4億元、8.4億元和7.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143%、114%、115%、147%和114%。
億華通表示,如果公司客戶經營狀況惡化,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本環境無法根本改善,公司收款不穩定將繼續存在,可能導致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收甚至損失的風險。
此外,億華通的收入高度依賴于大客戶。2021年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的84%,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54%。
除了壞賬風險,億華通的主營業務也面臨著產品競爭力不足的問題。雖然去年億華通的研發投入增加了24%,達到近億元,但產品定價和利潤率仍受到市場影響。2021年,燃料電池系統毛利率同比下降4.69個百分點。億華通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銷售定價有所下降所致。公司目前正處于商業化初期。未來,隨著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產業化,下游需求快速增長,企業產銷規模不斷擴大,上游供應鏈不斷成熟,從而降低零部件成本,以及市場參與者不斷競爭,燃料電池的成本和價格將迅速下降。
行業競爭的加劇增加了億華通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頭部整車企業、部分傳統發動機或電機生產企業、新興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廠商等紛紛布局了燃料電池產業。億華通表示,如果公司未來不能及時響應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變化,不能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客戶服務和市場拓展的競爭力,將面臨市場份額喪失和產品價格下降的風險。
今年一季度,億華通業績尚未出現好轉的跡象。公司實現收入9706萬元,同比增長8倍以上。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2347萬元,同比下降51%。
業績陷入虧損,億華通資金鏈也受到影響。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8.1億元,同比下降17%。2017年至2020年,經營現金流悉數告負,分別為-1.7億元、-7854萬元、-1.7億元和-2.3億元。今年3月底,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313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再次降至6.13億元。
2016年,億華通以“氫能源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新三板。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后備受追捧,發行價76.65元/股,最高股價達到348.55元/股。但今年,隨著公司業績暴雷,股價暴跌。截至發稿前,股價已跌至109.11元/股,距最高點跌幅近70%。
部分股東選擇減持股份套現。今年3月,億華通宣布,北京水木揚帆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水木長風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寧水木愿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共減持公司股份238.6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3%,套現6.78億元。
(作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