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永遠是最令人興奮的時刻。作為歷史上第一個碳中和奧運會,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也首次選擇氫氣作為燃料點燃主火炬。眾所周知,氫氣燃燒時只產生水,不排放二氧化碳,實現真正的零碳、綠色和可持續性。
氫能作為最清潔、最環保的能源,在冬奧會上大放異彩。除了被選為火炬燃料外,冬奧會服務車中還將有1000輛氫能汽車示范運行,并配備30多座加氫站。事實上,氫能被稱為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根據國際能源署2020年的預測,到2050年,氫能將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的比重將提高到20%-25%。
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在過去的2021年,新能源是投資機構競相進入的最激烈的領域,而在未來的世界里,能源革命也是最大最漫長的產業。去年,全球機構在新能源及其產業鏈上投資了5000多億$,今年顯然只會更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12月,約85個氫能燃料電池相關項目已完成融資,總金額超過1800億元。與新能源中高熱風、光、鋰等行業相比,氫能燃料電池等相關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顯然,北京冬奧會無疑會進一步點燃這條細分跑道。
其中,燃料電池技術是氫能利用的最佳手段之一。唐鋒能源、重塑科技、捷氫科技、氫晨新能源、鋒源氫能等早期創新企業近幾個月獲得融資,支持該行業的投資機構集中在高瓴創投、IDG、普洛斯旗下的隱山資本、光速中國等。
以唐鋒能源為例,唐鋒能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氫燃料電池心臟膜電極研發和大規模生產的科技創新企業。去年,唐鋒能源制造和銷售了近30萬片汽車燃料電池膜電極,為國內主流燃料電池電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提供世界級的膜電極產品,并獲得了高瓴創投、光速中國等機構的投資。
唐鋒能源創始人章俊良表示,高鉑載量、高成本膜電極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推廣的關鍵技術瓶頸。鉑是目前最好的氫燃料電池催化劑,但鉑是一種稀有金屬,全球總儲量只有數萬噸。唐鋒能源專注于如何減少原材料消耗,即低鉑,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通過燃料電池低鉑合金膜電極微傳質、電荷傳遞、材料衰減理論突破,解決了一系列技術問題,完成了高性能低鉑膜電極的研發。
唐鋒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標桿國際先進技術,并將其超越,也是高瓴對新能源的投資標準。在新能源的大渠道中,除了氫能,高瓴還重點布局了動力電池、光伏、儲能等領域的前沿技術,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電池材料、風景電儲能系統等方向。從階段上看,投資早、投資小、投資牛人是高瓴創投鮮明的投資主題。在投資后賦能方面,高瓴擁有精益管理、數字化、人才輸送等全套DVC(深度價值創造)服務包。憑借其在新能源領域的長期深度培育,可以為創新型企業廣泛聯系客戶和生態,與初創企業形成共同的項目組。
氫能領域的另一個頻繁投資者是老資本IDG。除了與高瓴合資重塑科技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技術提供商外,IDG還投資了氫晨新能源、捷氫科技等電池企業。據透露,IDG資本自2006年以來一直關注電池和電池材料。一方面,電池可以承擔光伏、風電等去碳化能源產生的電力,另一方面,相信未來很多電器電子工具都會可移動化,不同的技術路線和規模的電池所需的領域甚至會遠遠超出新能源汽車的范圍。
隨著冬奧會的開幕,氫能產業也成為虎年新能源的第一個風口。該行業很熱,政策是關鍵因素。自2016年以來,國家一級發布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等戰略規劃和政策,促進氫能產業的發展。作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在實現碳中和的道路上面臨著許多挑戰。氫能作為最清潔的能源,在應用場景、供熱、工業、建筑、交通等高排放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深度脫碳屬性注定是不可或缺的。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