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在今年早些時候啟動了H2Global計劃,因為它認為德國無法在本國境內從可再生能源中生產出足夠的廉價綠色氫。
布魯塞爾的批準對世界各地的綠色氫項目開發商來說將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德國的計劃為他們的氫提供了一條市場途徑,這種氫通常比從不減少的化石燃料中提取的標準灰色氫更昂貴。但這9億歐元預計只能覆蓋約5億兆瓦的電解槽項目,這意味著競爭可能非常激烈。
德國已經與加拿大、智利、日本、摩洛哥、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簽署了綠色氫合作協議。
由于電解槽每天運行的時間越長,H2的成本就越低,因此,那些擁有高太陽能照射和強風,或者水電過剩的國家有望生產成本最低的綠色氫。然而,將氫運往歐盟的高昂成本可能會消除低成本生產所帶來的節省。
上個月,德國智庫Agora Energiewende發現,在歐洲生產氫比進口氫更便宜,但從綠色氫氣中提取的氨卻恰恰相反。
歐盟委員會12月20日裁定,德國提供的國家援助是“必要的,具有激勵作用,因為這些項目在沒有公眾支持的情況下不會進行”。
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爾(Margrethe Vestager)表示:“這個9億歐元的德國計劃將支持能夠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與《綠色協議》(Green Deal)中設定的歐盟環境和氣候目標相一致。”
“這將有助于解決歐盟對可再生氫日益增長的需求,支持世界上目前尚未開發這一重要能源的地區的開發,以期進口它并在歐盟銷售它。該計劃的設計將只支持最具成本效益的項目,減少納稅人的成本,并將可能的競爭扭曲降至最低。”
根據H2Global計劃,一個新的氫中介網絡公司(被稱為Hint.Co)將購買和銷售進口的綠色氫。它將發出可再生氫氣(或綠色氨、綠色甲醇和e-煤油等衍生品)生產的提案請求,然后由歐盟以外的個別項目通過Hint參與投標。公司授予獲勝者十年氫氣購買協議(hpa)。所有競標者都需要為新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建設做出貢獻,因為根據該計劃,用現有能源供應制造氫氣是不允許的。
這家國有企業將向德國的鋼鐵、化工或運輸公司等潛在買家提供為期一年的氫服務協議(HSAs)。
(提示:Co將以類似于差價合同的方式抵消使用綠色氫的額外成本——相比之下,使用不減氣的天然氣生產的灰色氫成本更低。換句話說,中介機構將支付生產氫氣的最低投標價格和氫消費的最高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該公司還將為綠色氫的供應和需求提供擔保,以幫助這些項目獲得廉價融資。
歐盟委員會今年夏天宣布的氫戰略表示,希望到2030年,歐盟可再生能源電解槽的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到同一日期,歐盟“鄰國”(即鄰近的非歐盟國家,如烏克蘭)的裝機容量再增加4000萬千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