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雙碳的目標下,氫燃料技術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應用保持快速增長。過去五年,中國氫能汽車發展緩慢,但標志性訂單本月開始出現。業內人士表示,訂單意味著氫能行業在應用場景中有重點,在經營業績上有實際支持。
梳理統計了各省提出的燃料電池汽車銷售規劃和目標。到2025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將超過10萬輛,加氫站將超過1000輛。屆時,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達到10萬臺級規模,這意味著未來4年氫能汽車市場銷量將增長10倍以上。
近五年來發展緩慢,標志性訂單本月出現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全球銷售氫能汽車9006輛,其中美國937輛,中國1177輛,韓國5823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至2020年,中國五年累計銷量僅為7100輛。
業內知名私募投資者表示,氫能之前并不是一個好的投資賽道,因為銷量太少,業績無法滿足行業預期。
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氫能汽車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購車成本遠高于純電動汽車,是純電動汽車的1.5-2倍;其次,初始加氫成本高,目前加氫站加氫成本為50-80元/公斤;最后,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匱乏,加氫站建設價格昂貴,加氫站投資成本約2000萬元。如果氫燃料電池汽車想要與燃油汽車具有類似的燃料經濟性,其終端加氫成本至少應降至30元/公斤。假設按目前的儲運和加注成本計算(25元/公斤),制氫成本至少應降至15元/公斤以下。
但12月,氫能汽車加速發展的標志性訂單開始出現。據徐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獲得了世界上最大的氫能重型卡車單一訂單,徐工重型卡車、阿雷斯氫能和新源動力共同與伊金霍洛旗政府簽署了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投資協議,徐工重型卡車獲得了伊金霍洛旗200輛氫燃料拖拉機行業指導訂單。該項目投資23億元,5年3期,占地500畝。
據美錦能源項目相關人士介紹,公司中標青島氫能公交采購項目,目標總額8800萬元。青島公交集團將以8800萬元購買40輛12米級氫能公交車,采購項目采用單源采購。
氫能行業投資相關人士表示,雖然上述項目中標金額不大,但具有里程碑意義,表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場景已經實施,業績有望得到實際支持。
此外,11月30日,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示范線在內江正式運營,首次購買7輛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億華通獲得7輛49T燃料電池牽引車訂單。
上海一家汽車公司的技術負責人表示,他們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氫燃料汽車上市后,現有汽車被搶購一空,明年上半年的訂單已經提前鎖定,氫能汽車市場越來越熱。
氫能汽車采購需求加快,關鍵部分原材料國產化率持續提高
據統計,2020年共有19個氫燃料電池汽車公開招標項目,涉及14個城市和地區;中標燃料電池汽車878輛,中標總額20.02億元;中標單車均價221.93萬元。
截至2021年7月底,共有15個氫燃料電池汽車公開招標項目,涉及10個省市和地區;招標燃料電池汽車880輛,中標550輛,中標總額8.5億元;中標單車均價154.5萬元。
由此可見,燃料電池汽車采購需求加快,燃料電池汽車采購價格下降約30%。國信證券分析師表示,2021年是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關鍵一年,冬奧會將帶動燃料電池客車的增長。此外,大多數示范城市群以客車為前期示范重點,預計2021年氫燃料電池客車銷量將保持在60%以上。
據億華通技術人員介紹,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中,燃料電池系統是氫能汽車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燃料電池電堆和輔助系統(BOP,包括氫循環系統、空壓機、水熱管理系統等。)根據結構進行拆分。從成本方面來看,燃料電池系統占氫能汽車購置成本的60%以上,而電堆成本占系統的60%以上,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最高成本。
國電投氫能首席專家柴茂榮表示,日本成功開發的氫燃料電池成本低于500元/KW,低于鋰電池成本,未來氫能產業發展空間廣闊。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商業化,與同檔次的電動汽車特斯拉Model S同臺競爭,價格基本相同,續航距離和安全可靠性更有優勢。燃料電池應用的關鍵是實現穩定工作的一致性,耐用1萬小時無故障運行,從而實現乘用車等汽車的應用。12月5日,國家電投全自主可控質子交換膜生產線投產,是繼催化劑、膜電極、鈦金屬板之后,國家電投第四條全自主材料及零部件生產線。國家電投已成為世界上最完整的燃料電池產業鏈企業。
國聯證券分析師表示,2020年燃料電池系統國產化程度為60-70%,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循環泵等核心部件可獨立控制,氣體擴散層、催化層、質子交換膜等核心材料也在加快研發,一般處于送樣試驗驗證階段。由于預計產品從送樣試驗到批量生產需要2-3年,預計未來2-3年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將完全實現國產供應。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