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際新聞》9月1日報道,韓國政府將實現“氫經濟”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核心戰略。氫氣適合作為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儲存方式,能源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在生產和利用過程中不排放溫室氣體,同等體積可以獲得的能量是天然氣的3倍、汽油的4倍。
蔚山和慶南是韓國氫經濟的主要省市,蔚山于2018年啟動了“氫氣基礎能源樞紐項目路線圖”,氫產量占國內總量的50%,氫能汽車普及率全國第一,相關設施全國領先。今年3月,慶南制定了培育氫產業的中長期規劃,在金海設立氫氣提取基地,在昌原設立液化氫工廠,氫氣相關企業云集。
釜山建有利用液化天然氣裂解氫能的發電站,擁有韓國最大的進出口海港。例如,將港口作為戰略資產,重點發展氫經濟,將在氫供應、儲存、氫能船舶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擁有全國40%以上制氫、儲運企業的三地要加強合作,結合釜山港口優勢和蔚山、慶南交通、機械設備制造優勢,發展成為大氫經濟帶,努力成為韓國氫經濟領頭羊,縮小與首爾、京畿道經濟社會發展差距。下一個重要課題是建設氫能管網和國家制造業創新集群,建設覆蓋釜山、蔚山、慶尚南道的氫能管網,分散在各地區的氫基礎設施將捆綁形成有機生態,形成穩定的氫供應網絡,引領氫產業全周期技術發展,以低碳工程改造升級改造現有骨干制造產業形成創新集群。
隨著歐盟提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碳邊境稅)和韓國大部分大型企業積極參與RE100(可再生能源100%)活動,上述三個地區的中小型制造企業較為集中。在出口或支持韓國大公司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隨著排放壓力的增加,上述地區的工業園區應轉變為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綠色工業園區”。
今年5月,釜山市召開聽證會,擬定氫能產業培育和扶持條例。7月,整合各部門氫相關業務,成立氫經濟推進小組,預計年內將制定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的基本規劃,研究合適的地區。特色氫政策方向、氫生產儲運利用領域技術升級、企業培育計劃。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