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6月25日凌晨,淮河爆發特大洪水。12年前蔣校長扒開花園口殃及淮河流域,許多堤壩被沖毀,幾千萬畝耕地年年受災。為支援抗洪,山東濰坊大華機器廠趕制了一批柴油機。這種柴油機只有15馬力,卻已是當年中國制造的頂尖水準,工人們加班加點也只造出25臺。
當年的“大國重器”15馬力柴油機
到了改革春風吹滿地的1983年,造不出重型卡車讓中國經濟前進的步伐總難輕盈。于是紅墻從奧地利引進了斯太爾卡車項目,并向濰坊柴油機廠下達了試產1萬臺WD615柴油機,杭州汽車發動機廠試產5千臺的任務。此時的濰柴廠正是當年的大華廠改名而來,現在是上市公司——濰柴動力(000338)。
01.銷量破百萬,業績卻顯疲態
相比汽油機,柴油機面對的用戶主要是大型車輛(卡車、大客車等)和各類移動設備(泵車、起重機之類)生產商,其中車輛是最重要的基本盤。對于濰柴的基本盤,大家先看一張圖,感受一下山東國資的強悍:
來源:海德國際公開研報
除了濰柴,山東國資的家族譜系中有4家生產大型車輛和移動設備的上市公司。2019年濰柴向這些關聯方的銷售金額約有42.3億。長年雄踞中國重卡銷量榜前五的中國重汽(000951)也于2019年與濰柴簽訂零部件互售協議(兩家之前多年不相往來)。2020年重汽將向濰柴采購14.7億以內的零部件。算下來這些兄弟每年能給濰柴帶來至少60億的營收,雖然相對于濰柴2019年1743億的營收不算多,但足以成為一個穩健的基本盤。而重啟合作的重汽帶來的增量更值得期待。
發展多年,濰柴打造了一條貫通發動機、車橋、變速箱和液壓控制系統的“黃金產業鏈”,每一個環節的實力都屬于國內第一梯隊。去年,這條產業鏈支撐著子公司陜西重汽的產銷量超過了20萬輛。兄弟能打兒子給力,濰柴這基本盤簡直穩得沒誰了。
2020年中國柴油機總銷量同比增長18%達到634萬臺,濰柴的柴油機銷量也突破了百萬大關。但是,前三季度(年報預告未出)公司增收不增利,經營現金流更由正轉負,業績略顯疲態。
摘自《濰柴動力2020年三季報》
而且,中國柴油機銷量自2013年起就沒有突破過700萬臺,2020年市場景氣的重要原因是國五升國六,大量國三標準車輛被提前淘汰。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今年經濟大概率會復蘇,柴油機需求很可能維持高位。但未來2到3年市場規模整體回落基本可以預見,濰柴的業績也可能受到沖擊。當然,提高排放標準也抬升了行業門檻,很可能成為行業加速整合的契機。產業鏈完整、又有一群好兄弟的濰柴也可能抓住機會站得更高。
02.收獲大功率,布局氫能源
2009年,濰柴收購了法國老牌柴油機廠博杜安。這家企業在海洋動力和柴油發電機技術上有深厚積累。經過多年消化吸收,濰柴研發了M33和M55兩個系列大功率發動機。前者主要針對海洋、鉆井機械和發電市場,后者主要服務于數據中心的發電需求。2019年,設計年產能2萬臺的大缸徑高速柴油機制造基地竣工投產,今年有望滿產。在全球范圍內,這是一個300多億美元的市場,濰柴的大功率柴油機布局或許到了收獲的時候。
來源:海德國際公開研報
車用柴油機和船舶、電力柴油機等都是傳統能源發動機。對于新能源發動機,濰柴投下重注的方向是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上月底,濰柴宣布產能2萬臺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緊接著又透露公司搭載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重卡已經完成寒區測試,一派快馬加鞭的氣勢。去年底濰柴公布了非公開發行募資的預案,總共130億募資額中有20億投向氫燃料電池。
摘自《濰柴動力非公開發行預案》
按照我們曾經的認知,氫燃料電池技術本身尚存在極大不確定性。不僅本田、大眾奔馳等廠商先后宣布停止氫燃料電池項目,歐洲卡車大廠斯堪維亞也宣布停止氫燃料電池研發。以目前的技術,從電網上取1度電來電解水制氫,再把這些氫送到車上發電,最終可供利用的電能只有0.3度左右;而如果把這1度電充入電動車,最終可供利用的電能將近0.9度。近3倍的能量轉換效率差異決定了氫燃料電池很長時間內都只能用在各城市示范工程的公交大巴上。不過,國內光伏平價上網會成為2021年氫能源發展的一大催化劑。因為光伏資源在中西部較多,氫燃料電池相當于把光伏發的電轉化為氫能源車的動力。說到底還是便宜就能推廣的開,或許這是現在是個拐點。
氫燃料電池是重卡未來的一個必然選項,這也許是濰柴布局的根本原因。
國內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龍頭億華通(688339)產能僅6千臺,2020年業績虧損還有一大堆爛賬收不回來,這讓人難免擔憂濰柴本已在飆升的應收項目會不會進一步失控?這需要考驗公司整體的經營能力,此刻下結論或許太早太草率。
摘自《濰柴動力2020年三季報》
所以,濰柴這2萬臺發動機到底準備賣給誰,橙哥充滿了好奇。或許亞星客車(600213)和中通客車(000957)將會在濰柴的氫能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03.結語
去年濰柴推出了最高熱效率達到50%的柴油機,這也是現在地球上熱效率最高的柴油機。無論是產業鏈布局還是硬核“黑科技”,濰柴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具備相當實力的選手。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數據,今年1月份我國重卡銷量同比增長62%,環比增長73%,國內市場持續維持高景氣度。能否抓住這個有利的時間窗口在海外市場取得理想戰果決定了濰柴能否進一步拉開與國內對手的距離,能否加快追趕世界級廠商,只有交給時間來回答。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