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正式實施,明確規定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規劃的實施意味著,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正式來臨了。但是,和人們曾經以為的純電動模式就是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終極動力形態不同,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異軍突起。
同屬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因為技術、成本等種種原因一度遇冷。但2020年9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生了兩件標志性的大事,讓氫燃料電池汽車迅速崛起。
先是國家財政部、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推廣的通知》: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入圍示范的城市群按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緊接著,中國在聯合國75次聯大會議上表示,將采取更加有力度的政策和措施,使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鋰電池也會產生碳污染,只有氫能的廣泛使用,才能使碳中和更好地實現。
與此同時,2020年,鴻達興業(證券代碼:002002)等能源企業在氫能的生產、儲備和運輸上實現突破。作為氯堿制氫的龍頭企業,鴻達興業打響了中國液氫商用的“第一炮”,投建中國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生產出高純度液氫并實現了液氫的遠途運輸,通過和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等國際巨頭合作,進一步提高技術,成功打造了氫能源制造、儲存和運輸的上游全產業鏈,為氫能的產業化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此,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技術鏈條完全打通。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氫能企業的技術突破,解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多個痛點,推動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發展。
理論上來說,氫能是終極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續航里程、使用模式上也優于純電動汽車。鴻達興業董事長周奕豐表示,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在氫能運用方面的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氫能應用的第一場景是氫能源汽車,而中國在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技術方面,一直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伴隨中國氫能社會的階段性建成,中國氫能源汽車極有可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