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是氫能源發展的主力軍,目前擁有全球最大氫能網絡,總共有供應液態氫135個汽車加氫站。除日本大力建設加氫站外, 有著打造第一艘全球運氫船的愿景,日本對氫能信心遠不止停泊在日本西部港口城市神戶全球第一艘設計用于運載氫的船,氫被置于負253°C的極低溫度下,為了方便壓縮成液態。
當然,日本并非唯一關注氫能源發展的國家。韓國宣布了一項160萬億韓圜的新政經戰略計劃,韓國政府計劃于明年向氫能源移動出行、氫能供應基礎設施、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及氫能示范城市等提供8000億韓元左右的預算,在2025年達到20萬輛氫能汽車和450個充電設施。
2020年7月9日,歐盟委員會推出了歐盟氫能戰略。該戰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歐盟委員會為每個階段均設定了目標。主要包括:2020-2024年,支持在歐盟范圍內建成6吉瓦的電解制“綠氫”,即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氫能的產能,將“綠氫”的年產量提升至100萬噸。
德國氫能戰略的最大亮點在于明確地指出 :只有以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和風電)通過電解水來制備實現真正零碳排放的氫(綠氫)才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且要優先發展。德國的氫能戰略非常重視本國的能源和產業結構,基于優先發展綠氫的戰略目標,進行科學
的供給與需求分析,明確提出德國發展利用氫能的優先領域應該集中在船運、航空、重型貨物運輸、軌道交通、鋼鐵、冶金等較難通過其他技術實現碳中和的產業。
美國是最早將氫能納入能源戰略的國家。2002年11月美國能源部發布了《國家氫能路線圖》,明確了構建氫能源體系的系統方法。2020年7月,美國能源部化石能源辦公室發布了一份《氫能戰略——使能低碳經濟》的報告,認為到2050年美國、歐洲和日本仍將主要利用化石燃料作為制備氫能的一次能源來源,因而要進一步加強推進化石能源融入氫經濟的技術研發和應用。美國能源部所推崇的到2050年的氫經濟主要集中在將氫能應用于發電、重型交通、工業能源(供熱)、工業原料(如氨和甲醇)等領域。
2020年12月17日,加拿大政府發布國家氫能戰略,提出到2050年使加拿大成為全球前三大氫生產國的愿景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制定了許多行業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