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一天一度上漲9%,在今日市場上漲的情況下,厚普股份收于11.52元/股,下跌2.7%。為什么會出現“別人升我獨跌”的情況,可能與厚普股份的一則通知有關。
根據公告,包括前實際控制人江濤在內的兩名股東減持了約920萬股。按此計算,套現總額約為1.01億元。
150億項目正在被問詢
厚普股份位于成都,是一家主要從事給加氣機等天然氣灌裝設備的公司。公司于2015年6月11日在創業板上市。因為傳統主要經營的業務,欠缺行業市場熱點,且中國資本市場對氫能源仍處在廣泛認同的環節,厚普股份的股價并未得到改善。
然而,隨著氫能應用的進展,特別是在碳中和政策提出后,氫能源已變成碳中和架構下的一種主要事件炒作方式。沉默多年的厚普股份終于迎來了機會。
就在上個月20日,厚普正式宣布與成都新都區政府簽定投資合作協議,為了建設氫能源項目,項目投資一百五十億元,這其中投資建設氫能設備產業園就需要100億,計劃項目投資約五十億元修建厚普國際氫能CBD園區。
這項聲明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因為氫能產業的投資規模高達150億元人民幣,甚至遠超過能源巨頭中石油和中石化。厚普股份市值僅四十多億元,怎樣實現項目投資?是為了更好地“炒地皮”嗎?
與投資相比,其財務數據相差甚遠。到2020年,其收入僅為4.78億元,同比下降11.87%。凈利潤虧損1.68億元,同比下降905.35%;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常保叮常溉f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1.3億元,總資產僅19.12億元。
這么相差太大的數據信息,立刻吸引深交所隔夜監管跟進。深交所的關注信指出,2020年厚普氫氣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不到1%。公司提交的《協議》明確了項目的投資規模和建設內容等細節。
對此,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該投資是否結合氫能行業專利技術儲備和資金狀況進行了科學論證和決策,以及投資項目的規劃流程和風險評估。如項目審批和論證。
對此,厚普股份于5月14日回復稱,該投資協議通過謹慎、科學決策,具有初步可行性。雙方根據實際情況協商,并按公司執行相關審批程序后,方可實施合作。根據其回復,最確定的是將在新都區購買土地用于CBD項目,即商業地產開發。
概念熱下的技術儲備有疑點
這與厚普股票這一概念密切相關的股市決策,多虧了2020年新變更的實際控制人王紀文。
2018年,王繼文和他控制的北京星凱計劃進入厚普股份,并直到2020年11月才決定。那個時候,厚普公布加持股份,江濤向王季文以及其控制的北京星凱轉讓2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王季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王季文上任后,決定以“利潤”和“市場價值”為戰略發展目標。厚普股票隨后成為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氫能源股票,今年清明節后的四天內公司股價上漲近50%。
換句話說,公司都還沒見到氫項目投資的雛形,但股票價格早已事先反映出來。
然而,一些氫能行業分析師表示,氫能已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概念,這并不排除有關公司以推高自己股票價格為最終目的的跟風。資本市場中氫能產業的火爆市場并不能對氫能未來的發展產生關鍵的影響,但解決行業固有的瓶頸才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
何廣利說過:“為了促進氫工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不要宣傳我們將在哪里投資和建設工廠,而是思考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發展技術,降低成本。如果大家只是大聲喊口號,很容易造成決策部門的錯覺,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p>
《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許多日本氫能企業參加了今年4月舉行的第八屆上交會,展示了他們先進的“液化氫”技術。其中一些已經在中國建立了液氫工廠,還有一些將帶著設備進入中國市場。
對于此事,新聞記者寄信采訪,企業布局一百五十億元構建厚普國際氫能產業集群項目有什么黑科技?該公司與日本同行之間有什么差距?直到現在,對方還沒有回復。
氫能需要降降溫
厚普股份只是資本市場氫能熱點案例之一。盡管各企業在碳中和大環境下要大力推廣氫能源為托詞進行了各種各樣“新聞報道”布局,但實際進展卻是“雷聲大雨點少”。
根據觀察具體發展狀況能夠看得出,氫能源的發展在某一些層面超過了預期,但也遇到了挑戰。
首先,加氫站總體上仍然處于虧損狀態。據中央電視臺年初的調研,在我國現如今運作的七十多座加氫站,基本上都處在虧損狀態。
其次,全國氫能汽車銷量較差,氫能汽車炒作缺乏有力支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稱,去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量將各自下滑57.5%和56.8%。
此外,在氫能公司已采取行動的情況下,其氫能板塊的盈利前景尚未見好轉。以氫能源電池為主營的億華通,去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2.4萬,同比下降135.24%。今年主要推動氫能概念的美錦能源近日在公告中指出,計劃調整對子公司飛馳汽車的擔保額度,據相關披露,去年飛馳汽車銷量僅324輛。
業界權威專家覺得,盡管隆基等大企業已逐漸開始加入氫能行業,但現階段的氫儲運技術實力欠缺,成本高,短期內難以改善。
目前,氫能的應用還存在許多技術瓶頸。在制氫過程中,電解水制氫的能源效率約為62%~82%。在氫能利用過程中,氫燃料電池的實際系統效率約為40%~60%。如果考慮光伏、風電等發電環節,氫能在整個生命周期的能量轉換效率小于20%左右。因此,即使是新能源制氫(“綠色氫”)也具有能耗高、成本高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