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 氫.汽車
氫啟未來網消息,BayoTech向普拉格能源交付了第700輛HyFill散裝氫運輸拖車。這一里程碑標志著BayoTech致力于在美國建設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氫基礎設施,并使低成本、低碳的氫成為可能。BayoTech的散裝氫氣運輸拖車可以有效地將氫氣運送到分配和分配站點以及最終用戶,包括加氫站、偏遠地區的備用電力系統和工業生產場所。
2023-02-08 氫.電池
氫啟未來網消息,TECO 2030選擇了Smart Testsolutions的CVM解決方案來監測其氫燃料電池系統。TECO 2030正在開發氫燃料電池,使船舶和其他重型應用實現零排放,并將在未來使用CVM系統來監督這些系統。最近,Smart Testsolutions進一步將CVM G5S電池電壓監測系統開發成一系列解決方案,其中還包括電池接觸元件以及電纜線束和用于安裝系統的機械部件。除了TECO 2030, Smart Testsolutions最近還為CVM系統贏得了來自研究部門以及電解槽制造商的多個客戶。
2023-02-08 氫.航空
氫啟未來網消息,ZeroAvia與殼牌、鹿特丹海牙機場和鹿特丹海牙創新機場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2024年底前制定在機場和飛往歐洲目的地的示范航班運行氫能的概念,并在2025年之前制定商業航班。根據協議,合作將專注于從鹿特丹交付第一個氫能飛行,目的是使整個機場生態系統脫碳。ZeroAvia的2-5MW動力系統項目已經在進行中,并將把清潔發動機技術擴展到90座飛機,并在未來十年進一步擴展到窄體飛機演示。
2023-02-07 氫.組織
氫啟未來網消息,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 宣布了其綠氫和綠氨設施的進展。Holmaneset項目已進入下一階段,為挪威300MW項目和配套基礎設施的發展提供了潛力。FFI最近完成了一項范圍研究,以確定Holmaneset場地,現在正在進行幾項環境和社會研究,以獲得其可行性,并制定符合挪威法規、FFI的環境和社會政策和價值觀的項目概念。考慮到幫助定位項目的成功,如現有的電網和電力容量,接近現有的基礎設施,土地可用性,水源,地形和當地環境和周邊社區。
2023-02-07 氫.組織
氫啟未來網消息,氫化學公司與Kraftanlagen Energies和Nel簽訂了綠氫項目H2eron的合同。HyCC已選擇Kraftanlagen作為該工廠的基礎設計和工程,并已向Nel訂購了價值約1200萬歐元的40MW堿性電解槽設備。HyCC最近審查了H2eron的環境許可證,并與SkyNRG及其合作伙伴密切合作,致力于2024年的最終投資決策。H2eron工廠將由HyCC運營,使用Nel的堿性電解槽從可再生能源和水中生產綠氫,成為第一批應用這種規模技術的工廠之一。
2023-02-06 氫.組織
氫啟未來網消息,HH2E和LEAG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在德國發展綠氫經濟進行合作。HH2E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歐洲國家安裝4GW的電解能力,其技術組合可以將波動的太陽能或風能輸入轉化為持續供應的綠氫、熱能和無碳電力。LEAG的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德國領先的綠色電力生產商之一,其吉瓦工廠由總容量為70吉瓦的光伏電站組成。LEAG生產董事會成員Philipp Nellessen博士補充說:“我們很高興與HH2E探索合作機會。”
2023-02-03 氫.組織
制造公司天納克在其動力傳動系統測試中心建立了新的氫內燃機測試設施。天納克現在已經做好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準備,這些解決方案有助于加快減少未來幾代內燃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符合氣候目標。天納克的新測試單元支持制造商的氫內燃機概念,測試原型發動機和部件的耐久性、磨損、排放、燃油效率和性能。
2023-02-02 氫.組織
氫啟未來網獲悉,一個新的挪威財團著眼于為海事部門開發一個完整的氫能價值鏈。多學科合作已經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目標是為Northern Xplorer的第一艘零排放游輪建立價值鏈。這艘郵輪將配備燃料電池和電力推進系統,并為更廣泛的海上市場提供無污染的氫氣。Northern Xplorer已與葡萄牙造船商西海簽署了建造首艘船舶的意向書,計劃于2025/26年郵輪季開始交付。
2023-02-01 氫.制備
氫啟未來網消息,林德公司宣布計劃增加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綠氫生產能力,以應對對氫動力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預計新電解槽將于2024年下半年啟動運營,這是林德計劃在整個美國促進綠氫生產的一部分。林德表示,2021,該公司將在脫碳舉措上投資10多億美元,到2028年將其清潔氫產量增加三倍。
2023-02-01 氫.制備
氫啟未來網消息,根據商業工業聯合會和麥肯錫研究公司的數據,過去兩年,英國在歐洲氫電解槽市場的份額下降了4%,如果目前的份額保持不變,到2030年,相當于價值損失3億英鎊。CBI表示,英國需要在這些市場的全球競爭力競賽中保持同步,這需要對提高產量的政策框架做出政治承諾。根據CBI的數據,英國目前是許多可比全球經濟體中應對氣候變化支出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法國承諾的支出是其兩倍多,德國承諾的支出則是其四倍多。